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400-123-4657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公司动态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环境保泛亚电竞护英语论文汇总十篇

更新时间:2023-08-31

  泛亚电竞一贯以来,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培养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英语课程目标除了上述内容以外,还蕴涵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和目标,要求学生通过了解英语国家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拓宽国际视野,培养世界意识,包括环境意识,从而使学生在形成健康的人生观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1) 新异性。英语与我们所熟悉的汉语之间有很大差异,而它们所负载的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大,这就使英语具有很大的新异性。(2) 应用性。作为国际上最通用的语言之一,英语在各种环境下具有鲜明的应用性。(3) 人文性。英语教材中处处渗透着人文因素,我们应把英语学习过程变成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这是一个能发挥英语的学科特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来进行这方面教学呢?我们不妨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

  英语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和数理化不同,它属于语言教育;英语是一门语言,但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所学到的又不仅仅是语言。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均具有人文内涵,课文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从英语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异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政治、历史、地理等等各方面的知识,使我们在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与丰富多彩的同时,培养全球意识,包括环境意识。

  中学英语课本里不仅有许多蕴涵在课文里的环境教育内容,而且还有很多直接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如:通过SEFC Book 1A Unit 10 The world around us 的教学,学生在学会谈论英语的语言文字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前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和谐、自然的人际关系和豁达、平和、宁静的心境。

  英语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英语教学是通过“听之有声,感之有气 ”的英语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自然而然的认同态度。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说:“现在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总是和意识密切相连的,即使潜意识的知识也只有使它成为意识的才能获得。”我们说过意识是心理结构的外表,也就是说:“我们已把它作为一种能划归在空间上最靠近外部世界的系统了。”

  这样的活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可以付诸于实践的亲身体验,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就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环境保护要从身边做起。并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环境生态知识来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建构环保的价值观和态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提倡尊重与热爱生命的品质等,从而实现其终身发展。

  以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为出发点,整合环境保护和英语知识来学习英语课程。通过SEFC Book 2A Unit 9 Saving the earth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懂得了在当今世界上,地球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些问题,(What is the biggest problem facing the earth? / What causes the problem? / 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去思考: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将怎样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How will we use what we have learnt in our own life?) 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创造美好环境的重要性。请看下面这个例子: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看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只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在鸡舍里长大,所以它一直不想飞,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只老鹰啊,应该一教就会的。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决定将鹰放飞。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反复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于是,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环境造就人”的道理,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一点――人类的健康生存离不开美好的环境。

  当我走进教室看到满地垃圾,而学生那副无所谓的样儿,我常会随口说一句:“Lets throw refuse far away!”起初,学生一片茫然,接着我会给他们讲一些有关环保的小故事。如:长城上满地狼籍,来往的中国人熟视无睹,而老外却停下了脚步,拣起了垃圾。见到此情此景的中国人还戏称:“有病!”;夏令营活动时,中国学生在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住酒店时,由于乱扔垃圾,而被赶出了酒店等等,最后故意拉长语气说:“让垃圾远离我们吧!”。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并理解了这句“口头禅”――Lets throw refuse far away!并经常在注意自身的同时提醒着别人。学生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了环保意识。

  课外英语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将英语知识用于实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四年级下册:Public signs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书本知识给校园花坛、树木、水池等制作英语的环保标语:Dont pick the flowers!(勿摘花!)Dont climb the trees! (勿爬树木!) Dont walk on the grass! (禁踏草坪!)Dont feed the birds! (禁止喂鸟!)等等英语标语。使学生在制作标语的同时学习与应用英语,同时也教育他们要爱护我们生活、学习的环境、保护生态。

  结合英语知识的学习,平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近年来全球性的污染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等,经常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塑造学生的基本环境素养。为了我们自己以及全人类长久的生活幸福,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7.《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实验稿)英语课程标准》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往今来,教师不仅要“授业”,更应“传道”。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只教英语语言,不言其它,必将失之偏颇,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但是,英语学科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不可能直接讲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怎么办呢?《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又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之中,才能使英语教学与德育相得益彰。以下是我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尝试:

  1. 回顾辉煌历史 爱我锦绣中华 英语教育属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对待外来文化的本国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态,既不可形成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的心态,也不可形成崇洋、妄自菲薄的心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介绍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从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认为情感因素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因素。在人的成功要素中,情感因素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他提出情感因素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为问题学生设计的补救措施。

  高中英语教学现状:1999年西南师大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对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在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对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教师认为,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班级学生数多,水平参差不齐(正取生、择校生、借读生等),教师工作负担重,无暇顾及学生的情感因素,只要能“灌进知识”“挤出分数”即万事大吉。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情感因素在促进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缺少相关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他们不太清楚如何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把“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作为其基本理念之一,将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之一。

  创造性构造理论提出者克拉申认为,学会外语主要靠自然习得,学习者可在目的语环境中用语言进行交际。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信息过滤的作用,消极者对外语的输入起阻碍作用,积极者能获取更多的输入。高中英语情感教学资源的开发就是以创造性构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以情感互动为主线、以对教材的理解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核心、以英语语言的掌握运用为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和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

  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是指教师从情感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组织,在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发挥其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力求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英语教学除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之外,还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德育教育与情感教育休戚相关,相辅相成。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性作用,还要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M4 Unit 2 The honorable games这一课时,让学生分小组对奥运知识进行讨论,然后请volunteer自主发言。对于一些平时基础薄弱,课上基本不开口的同学,可以用鼓励的目光和手势让其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多简单的答案,在他们回答完毕后,应给予激励的话语,如Excellent! Clever boy! Good job! You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Olympics!等等,使学生对这一话题兴趣大增,讨论得更热烈,回答得更全面。

  M5 Unit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中的 Reading 部分two diary entries讲到了好朋友之间发生误会而产生隔阂。笔者从剖析自己入手,讲述了自己与大学时的好朋友因一点小事发生误会,至今留有遗憾的事例,在学生同情的目光中,鼓励学生想想自己与好友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并与大家分享。有学生讲到朋友向他借钱却一直不还,自己又不好意思讨,从而对朋友有意见。还有学生讲到与好朋友在初中时成绩不相上下,现在差距却越来越大,因此对朋友开始疏远等等。这时可以请学生再想想朋友的好处,从而请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朋友。答案同样五花八门,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The best mirror is an old friend. 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sun. True friends have hearts that beat as one. If you can buy a person’s friendship, it’s not worth having. 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珍惜友谊以及对朋友感恩之心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是孩子最忠实,最无私的朋友,要以实际行动理解、热爱、感谢自己的父母。

  M5 Unit 2的中心话题是The environment,笔者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任务,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列举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损害。在这种运用科学术语较多的情景下,很多学生不敢甚至不会用英语表达,这时笔者让学生可以选择用中文回答,顿时气氛热烈,并且多数同学都选择用英文表达,除了几个像“海啸”“蓝藻”之类的专业术语。经过适时引导和总结,几乎大半的同学都记住了acid rain, ozone layer, sandstorm, tsunami, algae等术语,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通过reading中关于选择环境还是经济的辩论,以及project中保护长江一文,激发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引起学生共鸣。大家都表示:尽我所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三观”教育指的是教师可把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如在M6 Unit 2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中的 Reading 部分向学生展示了身残志坚的桑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笔者在学生阅读前,让学生谈谈他们心目中什么是幸福。有学生回答幸福就是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有的说幸福就是家庭和睦,有的认为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还有同学觉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才是最大的幸福。学生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这时笔者为学生简要介绍了当代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人生态度、梦想等,让学生思考霍金是否幸福,多数同学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词汇教学方面,英语教材中所选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接近实际,或是有密切联系的,如:校园生活、家庭、动物、颜色和心情、电视节目等。比如7AUnit6OurPets,从标题上一看,我们就知道这与动物有关。为了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一种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境,在学习动物名称时,我让学生先去了解这些动物,比如:dog,cat,rabbit,goldfish等,仔细观察他们包括声音、动作等,在课上让学生来做模仿秀,让其他同学来猜猜这种动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模仿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个感知动物,体验动物情感,热爱、保护动物的过程。再让学生去学习这些动物的英文名称,就水到渠成了。就此教育学生,人也是一种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唯有此举,才能拯救地球,才能继续人类的自身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和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迎合了这一趋势。同时,随着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等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获取知识,学生上升为教学诸因素的中心;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教师的角色转变成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有鉴于此,基于网络的中学英语课教学不应该是“新瓶装老酒”或“大炮打兔子”,而应该是多媒体网络教学 与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再创造”: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与英语教学改革创新,主要指多媒体网络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这里,通过人教社2003版高中英语(第一册·上)第十单元课文“Are we endangered?”的网络课例设计,探究下列几个问题:1)如何通过网络支持学生的主动学习;2)如何通过网络培养学生获取、选择、整合信息的能力;3)如何通过网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4)如何把网络作为德育、情感教育的基地。

  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而动物又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好邻居。然而,许多动物处于危险之中,甚至于有的动物濒临灭绝,因此,本课要让学生在了解动物目前的处境的基础上,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动物需要保护的紧迫性,从而,升华到本课主题“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学习,而不仅仅流于本课英语知识的学习。本课英语内容少、相对比较单一,仅从课文本身学不到多少东西,所以,开展网络教学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唤起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过去分词的使用及让学生熟悉并熟练掌握日常英语中分析、讨论、评价等交际用语。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较活跃,而且大多具有网络交流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阅读英语文章(原文)的能力;提高上网搜索资料、重组信息、在观众面前用英文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动物保护体现了关爱生命、关注人类健康及生物生存的价值。通过学习,培养人文精神,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乐于与他人分享资源,勇于表现自我。

  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利用教师制作的教学网页以及丰富的网上资源来优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主要通过对教学软件的精心设计、对教学信息资源的合理安排、对教学过程的准确操控、对每一教学环节的巧妙导入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适当指导点拨来体现主导作用 ;学生有自主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可根据学习目标、个人基础和学习特点等自主开展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设计的超链接功能,使学生可用多种方式、途径探索同一专题,利于实现认知的灵活性。

  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既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协作的空间 :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分组讨论和交流。通过网络的交互性,在学习群体中,思维和智慧可以共享,从而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驱动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情感对学生起着极大的感染和陶冶作用。教师本人有丰富的旅行经历和对自然保护区的丰富了解,可向学生作适当的介绍,进行情感的渲染,拉近学生与自然保护区的距离,再让学生通过精美的图文素材,充分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美丽的风光,使其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油然而生。在“拯救青蛙”主题活动中,让学生知道自己身边发生着威胁动物的事情。通过让学生了解青蛙对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和所遭受的厄运,引发学生对青蛙的怜惜,对捕食青蛙错误行为的醒悟,从而展开如何保护青蛙的讨论,从中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协作精神,激发“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采用“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并通过讨论法、谈话法等组织教学过程。

  大屏幕循环交替播映我国美丽的自然保护区图片和生态环境被破坏、动物被猎杀的图片

  通过对比,感受生命之美和破坏之丑陋,使“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愿望油然而生

  通过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各种动物在其家园自由生活的录像,由此导入课文主题,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许多动物处在危险的环境中,濒临灭绝。然后将一段针对录像评论的录音引出,在锻炼学生听力的同时,引入课文主题的学习。由视听导入,充分利用其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拉近学生与自然保护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学习状态。

  教师用言简意赅的口语介绍自己在我国一些自然保护区旅行的经历和感受,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身临其境”,一起“有感而发”,进而,师生不自觉地会产生共鸣,进入到短暂的“Free-talk”训练口语的状态。

  学生借助于录像和老师的讲解加上某些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而初步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物的生活状况,为继续积蓄情感,进入学习状态奠定基础。

  培养网上学习能力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重点了解“The cause with wildlife in danger”和“Way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两方面的知识。通过深入了解一些著名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感受其美丽风光,强化“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教师应切实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

  2. 提醒学生学习过程要紧扣主题,网上资源无限而学习时间有限,故不能在网上随意浏览,而应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3. 及时解答学生疑难,让学生顺利地遨游在网络的海洋中,接受网络信息知识的陶冶。

  学生通过网页学习,既了解了wildlife in danger , 也知道了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并清楚了解决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日常学过的简洁易懂的评价人的口语全面分析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英语句型来简练口述下面的内容:动物的处境让人堪忧,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其状况及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因此,同学们就要对你身边的“wildlife in danger”献出你应有的爱心并加以保护。

  教师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英语句型来简练口述:许多同学会认为,保护动物固然重要,但那是政府的事,自己无须操心,或者认为自己操不了心。我们的身边也没有什么偷猎大熊猫之类威胁动物的事件。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之后,教师引导该学生当众用英语口述调查结果:全班吃过青蛙的人数在3/4左右,没有吃过的约占1/4。

  教师继续用简练英语引导学生思考青蛙该不该吃?需不需要保护?并提醒学生有选择浏览网页,合理使用时间

  1、通过一个角色扮演的主题活动,探究如何组织、开展保护动物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在保护动物的活动中,该采取哪些行动。

  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12个小组,每个大组含6个小组,每小组选定一种角色,按各自在保护青蛙行动中的相关角色所理应承担的义务,职责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应采取的措施(行动)等方面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将学生讨论中可能碰到的较难的英汉互译对照的词汇用大屏幕呈现出来,示意学生留意并加以采用。

  2)选定1人记录该组讨论的要点(指导帮助学生用英语中学过的“Note making”进行记录)。

  教师结合学过的口语评价用语言简意赅地评价学生的活动,综合学生的意见,进行小结。

  个人或小组把所构思的“英汉两用”宣传广告语在BBS论坛留言板上,并用英语进行评选。

  7.1 在新一轮高中课改实验中,广大英语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通过网络支持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网络教学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境,学生有自主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自己的基础和学习特点等自主开展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更能培养获取、选择、整合信息的能力。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真真切切实行即将开始的高中新一轮课改。

  7.2 在新一轮高中课改实验中,广大英语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通过网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网络本身特有的优势,既能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学习,也能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协作的空间。学生通过网上讨论、交流,能共享智慧、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但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充分地、深入地通过网络进行有成效的讨论交流,是一个课改实验中值得广大英语教师努力探 讨的问题。

  7.3 在新一轮高中课改实验中,广大英语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把网络作为德育、情感教育的基地

  网络上有着几乎无限的资源(素材),不仅对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德育教育、情感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素材、器材等诸多限制,学生在传统课堂上所见、所闻、所知、所感都相当有限,进行德育和情感教育难免流于空洞和形式。因此,应将多媒体素材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有机整合,使网络成为德育、情感教育的重要基地,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功效。 7.4 在新一轮高中课改实验中,广大英语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提高网络教学的实效

  组织网络教学,难在“形散而神不散”。因此,尤其需要五个方面的保障: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而有层次的学习任务、有序的教学安排、教师的约束和指导、学生的自觉与好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一轮高中课改实验的真正目的,体现课改实验的线.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的高中英语新课改实验教 学的整个过程包括高效熟练获取信息,筛选、批判性评价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等环节,实际是学生信息素养的锻炼和培养过程。通过新课改实验,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广阔的空间,并使之有充足的心力和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开放交往、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郭建珍. 英语课堂教学设疑探讨.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6).

  黄剑茹. 在“任务型”语言学习中如何设计“tasks?”.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9).

  廖晓青.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11).

  鲁子问. 试论中小学英语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专辑).

  中国自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后,与世界各国的文物保护交流日益增多,大量国际文物保护文献和资料被翻译成中文介绍到国内,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专业知识的局限,有些翻译不尽如人意。相比较其他行业而言,文物方面术语涉及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思维方法、语言模式、古今差异等复杂的情况,需要深入研究术语背后相关概念内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特别是对某些专业术语而言,要找到一个贴切的对应词语,并且能够为业界广泛认同,往往需要经历一个长期锤炼的过程,setting就是其中之一 。

  setting是文物保护工作中常见的术语,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作为国际文物界的资深专家,有较深体会。他曾说,“英语‘setting’这个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单词一直困扰着我。我总想找一个单一的中文词来贴切地、完整地对应它,却一直未找到一个答案”,“还是只好以‘环境’来对应” [1]。社科院环境与发展中心的徐嵩龄先生长期涉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setting有着自己独到的分析和看法。他从setting、environment、surrounding三个同义词入手,依据《凯氏同义词和近义词辞典》从词法上对它们进行区分,并通过分析《威尼斯》等有关文件的文本内容,建议将它们分别译作环景、环境、周边sup[2]/sup。徐先生的主要观点建立在对同质物与非同质物的讨论基础上,认为surrounding只包含同质物,setting则同时包含同质物和非同质物,也就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然而,问题在于,所谓同质物与非同质物中的“质”是很难界定的,不同的侧重点可以定义出不同的“质”;再者,《威尼斯》和《巴拉》所体现的setting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因此,人们对setting的这种解读仍然不甚明晰,“环景”的提议尚未被业界广泛接受。所以,从英文语境去研究setting,分析其语源语义,与environment和surrounding做出区分,析理发掘其内在底蕴和含义,以解决中文语境下的翻译难题,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从setting的概念形成过程来探索,继而全面掌握其内涵的核心实质,为找出贴切相应的中文对照术语打下坚实基础。

  国际文物保护文件中出现的environment和surrounding是我们比较熟悉且对其含义有一定认识的术语。environment,环境,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科技术语,environm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发展多年。事实上,文物保护界引入environment这一术语,应当源于实际操作中文物保护与环境科学间的学科交叉。surrounding是动词surround的动名词变形,surround则有多种词源,包括盎格鲁法语surounder,中古法语soronder,以及后期拉丁语superundare,三者皆出于15世纪左右,且都含有淹没、泛滥之义。surround最早表示出封闭式环绕的语义是在17世纪初,加之其读音和round(圆)相近(这也影响了该词的拼法),这一语义也就延续至今。surrounding首先是该语义的形容词形式,后被简化为直接指代围绕物而出现名词用法。而其复数名词形式surroundings被用作环境之义,则是在1857年sup[3]/sup。在文物保护相关国际文件中频繁出现的surroundings即取自此义项。由此可见,environment和surroundings都是从空间关系的角度出发,从而构成环境的语义。

  setting与environment和 surroundings有较大不同,它的起源不是包围和环绕之义。从词源上来讲,早在14世纪,setting即作为set的动名词出现,表示安放、固定;在中古英语时期,setting含有地点、位置之义,也被用作“创造性的行为或事物”;1815年,setting指用于镶嵌珠宝或其他饰品或器物的底座;其后于1841年被证实用作“背景,历史,环境”。这里背景特指舞台戏剧所用到的布景。从其词义发展来看,set及setting通常多与人类的主观活动相关,且实质上均为对某物的地点、位置的确定,安放、镶嵌体现某物的实际位置,而布景可以理解为戏剧所发生的抽象时空位置。所以setting的环境之义应当是这些义项的发散和引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义项构建成了一个富于观赏性或实用价值的整体,这也就昭示了setting一词本身所暗含的目的性。也就是说,setting作为一个名词,它不单单表达其字面上静态的“环境”之义,更重要的是该“环境”与其上发生的或所承载的事物间的密切联系,即setting的存在是为其所负载的主体的完整性而服务,脱离了“主体”(珠宝,戏剧等),setting也就不再具有意义或价值。《牛津英语大辞典》对setting的解释为“the place or type of surroundings where something is positioned or where an event takes place”sup[4]/sup。其中,“某物被定位于其上(something is positioned)”即中文语境中的“镶嵌”,而“事件发生(an event takes place)”同样强调了事件与环境的联系。那么,setting的延伸义“环境”,应当也包含“主体嵌入环境,两者密切结合,环境衬托主体”的含义。由此可以推论,作“环境”之义的setting,也是有所承载的,这和现代英语对setting的释义是相符合的。

  西方文物保护学术界对于surroundings和setting的使用,似乎也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

  1931年《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以下简称《雅典》)的第三条①提到了surroundings,这里是指临近古迹的周边环境。此处特别强调surroundings的重要性,是因为人们往往因surroundings不是古迹的一部分而任意处理,忽略视觉上surroundings和古迹的不可分割性,结果破坏了古迹的整体美观sup[5]/sup。这就形成了两者间的间接连带关系,由此surroundings一词就不仅仅指代文物古迹周边的事物,已经开始考虑它对文物古迹的影响。1954年《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以下简称《海牙公约》)的第四条②,对文化财产的尊重,亦提到了surroundings。明确要求各缔约国不得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利用任何property(文化财产)周边的its immediate surroundings(紧邻环境)而使文化财产处于危险境地sup[6]/sup。可见,早期《雅典》和《海牙公约》中的surroundings都是因为毗邻文物主体本身,所以不论从美观角度考虑,还是从规避武装冲突风险的角度考虑,surroundings都是不得不顾及的问题,这是由surroundings的空间位置决定的,而非其自身价值。在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中,则给出了新的定义,该定义指出,无论是天然形成还是人为构建,具有文化或美学价值或构成了典型自然环境的景观,都应得到保护。这里的surroundings单纯指自然环境,且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典型意义显然反映了人类的特殊认知,且由此赋予了该自然环境额外的价值sup[7]/sup。

  尽管setting一词由于蕴含人类活动或人类认知方面的内涵,以及其与文物古迹主体有机契合的相互关系,从而获得其学术内涵,但人们在使用上并不完全统一。《华盛顿》所指出的“setting”包含“both natural and manmade”泛亚电竞,即“自然或人工环境”,可以说是与《欧洲》③一脉相承的。然而《华盛顿》所特指的城镇与环境的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wn or urban area and its surrounding setting),是把城区(urban)与环境(setting)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对比联系研究的,而城镇与城区(town or urban area)的周边背景环境(surrounding setting),通常为乡村地区(rural area)或自然景观(natural setting),这一观点似乎又与此前诸多文献中的陈述有所不同。尤其《威尼斯》在定义第一条中出现过短语“the urban or rural setting”,暗含setting同时包括城区和乡村的意思,明显和《华盛顿》的范围划定不同。诚然,这之间的区别可能与《华盛顿》主要针对历史城镇和历史城区的保护有关。但以术语的角度而论,setting尚无一个明晰、准确、统一的定义,不同文献依据各自的需要在使用setting一词之时,setting实际指代的内容或多或少会有些差别。唯一将setting列作单独词条赋予其定义的《巴拉》中的解释为“setting means the area around a place, which may include the visual catchment”sup[10]/sup,中文译本为“环境是指‘某遗产地周围的区域,可包括视力所及的范围’”。然而,所谓visual catchment(视力所及),客观来讲,远至天际线,近至较近视野范围内任一可聚焦之物,都可称是视力所及范围,实在难以界定。而原文中的may(可能,可以)本身就不是一个确定的表述。因此,《巴拉》对setting的定义,是试图在空间上对setting划出范围,但仍然有些模糊。不过,setting所涵盖的富有文化内涵价值的环境之义,在行业内已不存分歧。

  可以看出,在国际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中,英语语境下的setting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以达成共识的是,setting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意味着文物古迹的周边背景环境对人类的意识活动或思想认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客观上,文物古迹与周边背景环境总是发生着或强或弱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有机契合的整体。若在现有汉语词汇中找出某一词语作为setting的译词,是很难在语义上实现一一对应的。以“环景”而言,在现代汉语中“景”常作“景色、景致”或“情况、现象”讲④。因此“景”字本身更多强调观赏性和事态发展性,“环景”具有主体的意味,背景的含义是被弱化的。

  笔者认为,汉语中常用的“背景”可以较大程度地反映setting的内涵。“背景”,通常涵盖了某一事件的发生或某一事物的存在所依存环境的全部信息。在分析研究某一事件时,通常以背景、经过、影响的逻辑顺序加以分析,而这三者显然又构成一有机的整体,那么作为前提基础的背景,显然包含了与setting类似的镶嵌底座的义项,与事件对象形成“主体嵌入环境,两者密切结合,环境衬托主体”的词语内涵。再者,对比setting和environment两者,它们实际上体现了英语语言逻辑中不同于汉语的词汇的人格与物格的区分。再次审视现代汉语语境中背景一词,其常被用于分析与人相关的事物,使得背景也具有了强烈的围绕着人的相关性,乃至人文色彩。那么用背景来反映setting的文化内涵价值,可谓是顺理成章的。因此,笔者倾向于暂以“背景环境”这一复合名词作为setting在文物领域内的中文译词,其中“背景”体现setting的内涵,“环境”反映setting所代表的客观实物。可以说,“背景环境”既能契合诸多中对setting的表述,同时也符合汉语语言习惯。

  ④ 《辞海》1979年版,景:(1)日光;(2)景色,景致;(3)古代称罩衣;(4)情况,现象。

  [1] 郭旃.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环境因素及评判尺度[C]//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第15届大会论文选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7.

  [2] 徐嵩龄.论文化遗产科学的“环景”(setting)概念――基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C]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第15届大会论文选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44-45

  高一Unit 13Healthy eating,这个单元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饮食和卫生习惯的好题材。在课上,我先用讨论引入话题,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 of eating junk food? 学生畅所欲言。在上完课文后,我又提出一个话题:If you want to persuade other people to give up eating junk food, what would you say to him or her? 很多学生都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述出来,这样,既进行了口语的训练,课本知识的学习,又让学生注意到了吃垃圾食品的危害,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又如高一Unit 6 Good Manners 谈人们日常交往中应遵守的基本礼仪及有关的行为准则,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树立信心。如高三Unit3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谈论学习外语,涉及到学习习惯与学习的技能技巧,学习的态度与动机,改进学习方法等。高二Unit 4 A GardenofPoems ,这一单元的两篇阅读文章讲述了诗歌的写作方法、鉴赏等内容。为了使学生对英语诗歌有一个感性的体会,我补充了许多优美的短诗,课上为学生朗读,让他们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高二Unit 9 Saving the Earth中讲到人类环境所受到的污染,如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导致一些动物濒临灭绝边缘。根据课文,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及录像材料来引入话题,这时我再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What do you think causes damage to the earth? (2) What should we do to stop pollution? 这样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最后我作了总结,呈现出地球的图片,并打出这样的标语:We have only one earth! Let’s save the earth together! 另外,教材里有好几个单元都与文化艺术有关,例如:The Silver Screen,Good manners, Culture relics,Art and Literature。 通过这几个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不同的文化与艺术,培养了他们的世界文化意识,同时加深了对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理解,了解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教育他们要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还有,高一Unit10 The World Around Us谈到环境,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污染的防治。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不屈不挠,乐观向上,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例子,如高二Unit2 Making a Difference 讲述残疾人Stephen Hawking(霍金)不为病魔和瘫痪吓倒,以惊人的毅力和信心成为探索宇宙的先驱。我为他们布置了网上去查找与Hawking 有关资料的作业。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搜索到了很多材料及图片,感受到了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如高三新教材Unit 6 Going West, 介绍了作者一家人参加美国西部大开发之旅的艰辛经历,充分体现了这些走向西部移民那种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毅力最终帮助他们摆脱了困境,胜利到达了目的地。这些都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的绝佳题材。此外,登山运动员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珠峰的精神,马丁.路德.金为争取黑人平等权利执著奋斗的精神,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上这些课时,我会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Martin Luther King, JR? Why is Hawking admired by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这样,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同时也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的活动,它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品行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融洽、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行、性格得到完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中也要注意营造学习环境,创设德育情境。在学习Book6Unit5Lookatthemonkeys时,文中展现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同样我借助CAI,让学生看了一些自由自在的快乐的小动物,学生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为了挖掘教材中渗透着的德育因素,我又制作了一个动画地球在哭泣。一转眼刚刚还是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山,清澈的小溪流淌的是黑色的浓液,鸟儿的歌声不再有,鱼儿也不见了踪影,还有一幅幅濒临绝种的珍稀动物的图片,激起了学生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我请同学用英语简单的说一说两幅图片之间的不同,这样既创设了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做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最后用本单元的一首英文歌“Wearehappybees”,欢快的节奏唱出了同学们爱护动物的心愿。这样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受到了美的陶冶。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英语教师要依据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英语教师要将隐藏在教材中学生难以发觉的德育内容,充分揭示出来。有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很难感悟到德育内容,英语教师就要联系实际,适当的点拨和联想,并清楚地揭示和科学地剖析,使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智力,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这既遵循了英语教学与品德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英语教材每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也几乎都是由一件或两件实例引出观点和道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层层剖析实例,步步引出观点,通过分析事物的表面特征,探究其原因背景,剖析人物思想动机。例如,在教授BooK5Unit6InaNaturePark时,我组织学生先讨论中国的水土资源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让学生意识到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了使课堂更生动、更形象、更能唤起学生的激情,我还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眼目睹了一些被人们破坏了的森林的画面以及一些因森林的破坏而造成的洪水、滑坡等场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令他们久久不能忘记。同学们十分气愤,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联系校园绿化环境,平时要爱护教室,走廊窗台的花及校园花草。不损坏课桌及公共设施,上完厕所主动冲水,周五大扫除仔细清扫校园内外卫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保护环境通过以上活动,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结合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并决定改正,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了升华,推动了学生的发展。通过这样的德育渗透,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更增添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全国各地又掀起新一轮的课改热潮。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东庐中学的“教学案合一”;杜郎口中学“自主学”等。还有我校也承担了我县提出“学导为主,讲练结合”新课堂模式的理论实践工作。我校各个年级都设有实验班,也挑选了许多骨干教师参与这项改革活动。全校各个实验班和各学科的课改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人有幸置身于这种浓厚的课改氛围中,受到耳闻目染的熏陶。特别是实验班一年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更令人欣喜。

  一年来,本人多次参加林幼华老师举行“课改观摩课”的听课、评课活动。每次听完她的课都会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只见整堂课全体学生忙得不可开交:或小组讨论泛亚电竞、或上台讲解、或角色表演、或整理笔记、或汇报小组解决疑难题情况——整个讲台就是学生的舞台。而林老师就像一名导演似的,时不时给“演员”指点迷津,看似轻松。英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原来课改理念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求老师摒弃迂腐的思想,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只有这样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长期以来困扰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问题,如英语难学,老师难教。没有语言环境,言之无物,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枯燥无味。培养出来所谓的“优生”也是高分低能,只会考试做题罢了,成了“哑巴”式英语人才。无法完成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交流。传统教学的弊病,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需要有知识、有技能实用型的人才服务于各行各业。英语教学只有与时俱进,走课改的道路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的任务安排较合理,但是作为英语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也应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依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补充。

  首先,适当取舍。在“Pair work or Group work”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加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如在教学Unit 4 Topic1 Section B时,教师可以设计“shopping list”的真实情境,同时舍去“Pair work”这一环节。其次,适当调整。以“Unit 3 topic 2”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呈现文章的插图,要求学生将书本合上,认真听两遍,记住其中的关键信息;然后将短文呈现出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填空;接着再朗读或跟读短文;最后让学生描述插图。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之上,初中生性格突出、开朗直率,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取决于对教师的喜爱和学科的兴趣。而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包含大量插图,且紧扣文章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插图,利用其方便直观的优点降低教学难度。如在教学七年级的Unit 2 Topic 2这一节时,其中包含很多与色彩有关的名词单复数,教材中也画有大衣、鞋帽、裤子等各种服饰的插图,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带领学生反复学习What color is / are...?、It is.../They are...等句型。由于插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可以让学生一眼就看出鞋子和裤子是成双成对的,所以应搭配的单词为“are”,然后让学生根据插图内容自己编制对话,并上台表演。这样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记住与裤子和鞋子搭配的单位为“are”,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使用能力。又如在教学Unit 4 Topic 3这一节时,先带领学生通过插图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然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语言来描述故事情节,使他们在看图描述中学会知识点would like、That would be nice、take some bread、What about等,最后让学生通过看图复述课文。通过插图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明白“Old Macdonald”的故事,只需要学生在脑海中记忆文章并进行意义重组即可,就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复述文章。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善于深究教材、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因应用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中的Unit 2 Loving Our Planet时,单元主题意在提倡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爱护家园。因此,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学习单元语言知识的同时,开展“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课题:(1)地球环境的污染现状;(2)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3)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4)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5)对“白色污染”进行的调研报告。教师应在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相应的活动环节,要求每个小组就以上课题展开讨论,并形成小组结论。活动期间,允许小组提出问题,并走出课堂,搜集相关信息,形成总结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由教师指导下的合作探究学习转为课外个体探究学习,实现个体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最后,要求每个小组通过课件来展示讨论结果和调查报告,由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并选出最优秀的小组,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成就感。结果发现,每个小组的成果都非常优秀,超出教师的想象,学生的调查报告包括:录像、采访、问卷调查等,多样化的探究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了探究体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应有危机意识,下定决心,要好好把握住机遇,向名师学习,迎接挑战敢于尝试。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亲近学生,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致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1]贾红梅、张晓霞、张凤琴.多措并举构建优质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2]孟宪光.谈谈如何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J].考试(教研),2010(12)

【返回列表页】

关于泛亚电竞

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隶属于中国正规电子竞技平台、五大联赛、世界杯、欧冠、亚冠、中超、NBA、CBA、综合体育等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有品牌影响力的体育直营品牌,成为体育品牌中的卓越地位。泛亚电竞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拥有多个体育开发交流平台,泛亚电竞有多个旗下自营品牌、一个体育开发研究中心和三个体育交流平台,年自营品牌能力达到1500销售额,产量居全球前列。目前自有168体育...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传真:+86-123-4567

Copyright © 2002-2023 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29399号 TOP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