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400-123-4657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公司动态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泛亚电竞南海的纠结:无边界海战(第二部分6—14)

更新时间:2023-08-04

  泛亚电竞(六)日本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国,利用日本对付中国是美国不变的战略选项。日本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过英国,特别是空军、海军和间谍卫星引人关注。日本全面介入南海主权问题,加快推动“南进战略”,构建“战略包围圈”,配合美国制衡中国。美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不可避免。

  从二战结束后,日本一直小心翼翼地应付着美国,表面显出臣服的样子,对美国的要求总是设法满足,以韬光养晦之策实现增强自身实力的目标。美国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沦为失败国家;日本成功了,好战的心理开始膨胀。现在,日本大量购买美国债,还参与美国的外交和军事行动,博取美国的欢心;同时针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外交、军事和经济动作,企图牵制中国,延缓中国崛起,伺机发动侵略战争。

  近年来,美国开始强势介入亚洲事务。一直鞍前马后追随美国的日本右翼势力嗅到了血腥味,开始手舞足蹈,部分媒体更是无视中国和平崛起、睦邻惠邻的方针政策,开始挑拨离间、煽风点火。2011年12月1日,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发表文章,扬言日本要配合美国阻制中国的行动。

  《产经新闻》一边吹捧美国,鼓吹首次参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东亚峰会上掌握了南海安全保障问题的主导权;一边唱衰中国,称中国在峰会上陷入“四面楚歌”,“虽竭力自我辩护,但中国独占海洋权益的目标已经不得人心”。

  奥巴马战略的支柱就是要求中国的行动符合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用安保和外交的软硬两手“围剿中国”。在“硬”的方面,美国决定向澳大利亚派驻海军陆战队,向印尼出售最新F-16战斗机;在“软”的方面,美国召开海洋安保论坛和对缅甸进行访问都是“精彩”的外交手段。

  《产经新闻》还宣称,在二战后,美国主导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支持了欧盟的形成等。而在亚太和印度洋,也需要构筑一个“合作与秩序之网”。美国部署在日本冲绳最前线万人,阵容过于薄弱。所以驻日美军增加编制的早日实现成了关键问题。日本有必要在这里发挥积极作用,尽全力配合奥巴马战略,共同担负起“在亚太建立秩序”的任务。

  针对近期频繁发出的“”和“牵制中国”的渲染报道,中国表明了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本地区争议应该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引入外部势力无助于实现各自的目标,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对有损中国主权和权益的做法,中国不会接受。

  我们认为,日本的军事力量空前膨胀,已经超越了自我防卫所需的能力。亚太国家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21.日本航空自卫队超常规发展,攻防能力明显增强。日本建立“洋上防空”体制,推动航空自卫队实现由“专守防卫”型向“积极防御”型战略转变。

  在二战结束后,为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日本宪法和有关国际条约都明文规定:日本的军事实力只能维持在自卫所需的低水平。加之驻日美军的存在,不少人认为:日本是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野心家、军事上的侏儒。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日益感到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其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因而积极增进军事力量,军费开支持续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1%的最高限额,自卫队的实力日益强大。同英国军队相比,除了在核武器、远程轰炸机、核动力潜艇等少数几个领域外,日本的军事实力已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之一。

  日本航空自卫队是一支空战与空防力量合一的部队,武器装备精良,人员训练有素,是亚太地区少数装备F-15型战斗机的空军之一,其空中截击能力仅次于美国和以色列,信息化程度很高。现有约4. 53万人,编成7个航空兵联队。地面防空部队共有4个联队,拥有发射装置120部,装备17个“爱国者”地空导弹部队。

  建立“洋上防空”体制,是日本航空自卫队实现由“专守防卫”向“积极防御”战略转变的重要措施。根据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日本航空自卫队已经在2010年基本建立“洋上防空”体制。这是一种以日本列岛为中心,在周边广大海域展开,旨在保卫本土及1000海里内海上交通线安全的防空作战体制。

  日本是个岛国,资源贫乏,90%以上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依赖进口,其“生命线”——海上运输线极易受到封锁和攻击。日本国土狭长,东西宽不足400公里;南北两端相距2400公里,防御正面过长,纵深短浅,主要战略目标和防空设施易遭打击。这是日本战略环境中存在的两大地缘战略弱点。因此,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略中的两大基本目标就是远海防空和保卫海上交通线。

  参谋部是日本空中力量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隶属于防卫厅。航空自卫队参谋长是空中力量的最高指挥官。

  在航空自卫队参谋部之下,编有航空总队、航空支援集团、航空教育集团、补给本部和航空开发实验集团等。其中航空支援集团主要负责空中运输、空难救护、航行管制和气象预报等作战保障任务;航空教育集团主要负责培训飞行员和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补给本部主要负责后勤保障;航空开发实验集团主要负责装备的实验和技术鉴定。

  航空总队是日本空中力量的主要作战部队,下辖3个航空方面队、1个航空混成团以及各直属部队。航空方面队和航空混成团下辖战斗航空团、防空导弹群和航空警戒管制部队,能够独立担负战役作战行动。

  现编3个航空方面队(辖6个战斗航空团)、1个航空混成团(辖1个战斗航空队)、1个侦察航空队、1个警戒航空队、3个运输航空队,装备各型飞机1000架左右。其中,战斗机430余架,主要有F-15J、F-4EJ改、F-1战斗机等;运输机70余架,主要有C-130H、YS-11运输机,CH-47运输直升机等;预警、侦察、电子干扰、救护、教练等飞机约500架,主要有E-2C预警机、RF-4EJ战术侦察机、EC-1电子干扰机和YS-11E(1)、T-2、T-4教练机等。

  编有6个防空导弹群,辖24个导弹队,装备引进美国技术生产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120部;19个基地防空队,装备81式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34套,“毒刺”和91式单兵防空导弹发射器400余具,20毫米“密集阵”高射炮300余门。

  北部防区包括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地区,总部设在三泽市。北部防区部署2个战斗团,90架战斗机,2个防空导弹群,4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一个警戒航空队,13架E-2C预警机,1个航空警戒管制团。9个警戒群和4个机动警戒队,13部雷达。

  中部防区包括本州岛中部地区和四国岛部分地区,总部设在入间市。中部防区部署2个战斗航空团,100架战斗机,2个防空导弹群,4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8个警戒群和4个机动警戒队,12部雷达。

  西部防区包括本州岛西部、四国岛和九州岛全部,总部设在春日市。西部防区部署2个战斗航空团,100架战斗机,1个防空导弹群,2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7个警戒群和3个机动警戒队,10部雷达。

  西南防区包括冲绳及其大小岛屿,总部设在那霸市。由于西南防区部署较多美军兵力,所以日本在这个防区只部署一个飞行队,30架战斗机,1个防空导弹群,2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

  日本航空自卫队幕僚监部设在东京都新宿区,航空总队司令部和航空支援司令部部署在东京都府中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曾经是世界第四大航空工业国,但自日本战败后,日本的航空工业和飞机设计也从此一蹶不振。现在,日本空军的主力战机多数是美国货,日本自行研制的F-1和F-2也有美国技术渗透其中。进入21世纪的日本空军主力战机有F-15J、F-4EJ和F-2。

  F-4EJ和RF-4EJ是美国空军对日本的出口型号,而RF-4EJ是F-4EJ的改进型号。在全世界除美国外只有日本空军装备了RF-4EJ战术侦察机。

  日本航空自卫队把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作为训练工作的一个重点,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目前,一般战斗航空团可在5分钟内完成升空准备。日本航空自卫队还在演习中经常进行快速机动演练,一个机动雷达站在运输机配合下转场到1200公里外开机值班只需2天时间。

  日本航空自卫队把电子战作为日常战备训练、演习和战术技术比赛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日本现役主战飞机均装备电子战设备,每个作战飞行队均编有专门的电子战飞机,每次防空作战演习均突出电子战课目,最大限度地出动电子战飞机,在电子干扰条件下实施作战演练,电子战飞机出动规模最大时占演习飞机总出动量的50%—60%。同时,日本建立了专业化电子战训练基地、电子战评价系统、电子战训练模拟系统,还根据需要派人赴美学习最新电子战技术。

  日本注重多军兵种、多机构的协同演练。近年来,日本航空自卫队进行的演习基本上与海上自卫队、陆上自卫队的演习同时进行,并邀请美空军一同参加,以增强海,陆、空部队的协同作战及与美军的联合作战能力,并且演习规模越来越大,合成程度越来越高,实战性越来越强。

  日本航空自卫队担负防空作战任务的飞机主要有F-15J、F-4EJ战斗机。在特殊情况下,F-1战斗机也可担负一定的防空作战任务。最大作战半径:F-15J战斗机为1100公里,F-4EJ战斗机为800公里,F-1战斗机为560公里。平时,战斗航空团(队)沿南北长2000多公里防线架战斗机挂弹担负作战值班。战时,在15分钟内,战斗航空团(队)可起飞100多架飞机投入战斗。若按飞机良好率95%、每昼夜出动强度4架次计算,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实施大规模防空作战时每昼夜可出动歼击机1000多架次,并能根据需要向主要作战方向机动展开,迅速形成防御重点,抗击350—700架敌机的空袭。近年来,日本航空自卫队实施的大规模防空作战演习情况显示,日方可在一昼夜内连续抗击500—600架敌机5个波次的入侵,模拟拦截成功率一般在85%以上。

  日本现有6个防空导弹群,装备12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可在3分钟内发射480枚导弹,抗击360多个高、中、低空来袭目标。日本航空自卫队还在各机场、雷达站和防空导弹阵地周围部署了基地防空队,每队配有2套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24具单兵式近程防空导弹发射器以及6—16门20毫米“密集阵”高射炮,构成密集的基地防空火力网,用于抗击突入军事基地附近的低空目标。

  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的40余部各型雷达沿海岸成环型配置,对周边海空域实施24小时警戒监视,对2万米高空目标探测距离为650公里;对1万米高空目标探测距离为390—460公里;对3000米中空目标探测距离为180—240公里;对1000米低空目标探测距离为120公里。可为组织实施防空作战提供7—10分钟的预警时间。日本航空自卫队还装备13架E-2C预警机,在北、中、西部设立了3个空中巡逻区,在741公里范围内的高空轰炸机、463公里内的低空轰炸机、360公里内的水面舰船、406公里内的低空战斗机、269公里内的低空巡航导弹都在其监视范围内,并能同时自动探测、跟踪处理250个空、地和海上目标,提供20分钟的预警时间。

  日本航空自卫队建有先进的防空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新“巴其”系统。该系统可自动综合处理预警系统所获空情,从发现目标到发出战斗指令,整个过程仅需10秒钟。

  日本航空自卫队在保持适度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实现武器装备高技术化,发展战略预警系统和远程武器拦截系统,提高中远程空运能力,已经成为一支攻防兼备的空中力量。

  日本航空自卫队自1996年开始首次采购11架日美联合研制的新式战斗机F-2,到2000年共采购47架,最终装备130架。F-2战斗机具有隐身功能,作战半径800公里,可进行空中加油,有较强的空中制空作战及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同时,日本对性能先进的F-15J战斗机进行改装,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对第二代战斗机F-4EJ加装新型空对空导弹,改进火控雷达系统,机载导航和敌我识别系统等等的改装,使其又达到第三代战斗机的作战水平;日本还换装和研制新型机载导弹。20世纪90年代,陆续换装了90式AAM-3型空对空导弹。为保证部队能有效地实施远洋防空作战,还引进了空中加油机,这使其战斗机的滞空时间和作战半径将大大延长,可以为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提供空中保护。

  为了加强空中预警能力,日本1992年从美国引进4架比E-2C预警机更先进的新式空中预警指挥机E-767。

  从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航空自卫队就开始换装新型固定和移动式三坐标防空警戒雷达,并在硫磺岛部署了超视距雷达,使航空自卫队的警戒范围扩至3000公里以外的远空域,形成早期战略预警能力。

  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空中预警指挥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这些设施主要还是用于对空袭飞机的侦察监视和预警,对弹道导弹袭击的预警能力很弱。在新世纪,日本航空自卫队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是实现武器装备远程化、大威力化和高性能化,确保日本“有事”或日本周边“有事”时能实施包括打击敌国本土基地在内的远洋防空作战。具体发展计划包括:

  第一,积极发展侦察卫星,提高导弹预警效能。日本防卫厅已获准在2003年斥资12.5—20.5亿美元,研制和发射4颗“北极”系列多用途情报收集卫星,包括2颗光学侦察和2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2003年3月,两颗卫星(光学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各一个)已经成功发射,具有可分辨地面1米大小的物体如卡车和轿车等的能力。同年11月,后两颗卫星由于火箭爆炸发射失败,两颗卫星被毁。日本在2009年又发射了4颗能分辨地面50厘米大小物体的新一代侦察卫星,进一步提高“视力”。根据这一计划,到2012年日本至少拥有8颗侦察卫星,其战略侦察和预警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第二,研制无人侦察机和高性能远程侦察机,提高侦察效能。日本防卫厅2003年拨款2.6亿日元开展无人侦察机研究。所研制的无人机的翼展为46米,与波音-767飞机的翼展相同,配备光学相机、雷达和红外搜索装置等,要求即使在公海上飞行也能拍摄位于朝鲜半岛内陆地区的军事设施。该机在2003年开始方案设计,进行风洞试验。日本航空自卫队还购买2架高性能远程侦察机。该新型侦察机可不着陆连续飞行12000公里,能从日本飞到马六甲海峡再返回日本。

  第三,使用性能更高的预警机,提高防空效能。2000年交付的4架E-767预警机已经投入实战使用。该型机的使用可以使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防空效能提高30—35倍,拦截击落来袭目标能力增加35%—150%。航空自卫队还对其13架E-2C预警机进行改进,改进后的E-2C将可服役到2020年,与E-767配套使用,以发挥彼此的优势。

  第四,研制和换装新型地面雷达,提高预警效能。日本航空自卫队已经将现有地面雷达全部换装成性能优越的J/FPS-3型固定三坐标雷达和J/TPS-102型移动三坐标雷达,换装后,其地面雷达将能有效跟踪远程高空和近程低空高速目标,预警时间将由目前的7分钟提高到10分钟。日本航空自卫队还研制J/FPS-X新型三坐标雷达。这种雷达自动化程度高,预警能力强,能发现隐身飞机和战术导弹,于2010年左右装备部队,逐步替换现有的J/FPS-3雷达。

  第五,继续装备和改进现代化的战斗机,提高攻防效能。日本航空自卫队目前已装备200余架 J和DJ型(教练机)F-15战斗机,2010年总数增加到213架。目前,日本航空自卫队全面进入“F-15时代”。同时,日本航空自卫队从1997年起对该型机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装,包括换装改进后的APG-63(V)1新型火控雷达、中央计算机和新型数据链,以加强空空和空地的通信联络,改装后飞机的寿命将延长至2028年。

  第六,加紧换装和发展机载武器系统,提高作战效能。首先是发展空空导弹系统。鉴于目前装备的雷达制导的“麻雀”AIM-7F中程导弹和红外制导的“响尾蛇”AIM-9L空空格斗导弹技术已经落后,日本航空自卫队正在自行发展先进的空空导弹。

  在中距导弹方面,日本已研制成功了AAM-4。该型导弹是采用复合制导方式,总体性能接近或超过美制AIM-120中距导弹,可拦截巡航导弹、空对地导弹等小型目标,而且具有很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2001年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使用。在近距格斗导弹方面,日本发展了AAM-3型空空导弹。该型导弹是9L型“响尾蛇”导弹的仿制和改进型泛亚电竞,但在机动性、抗干扰性和目标捕获能力方面都优于“响尾蛇”。

  1991年AAM-3就装备部队使用。日本从1998年开始研制XAAM-5新型短距空空导弹。该导弹采用红外加成像的复合制导方式和推力矢量技术,机动性和抗干扰性大幅提高,于2010年前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使用,逐步替换AAM-3格斗导弹。

  其次是发展空地(海)武器系统。日本航空自卫队所能使用的空对地(海)武器系统十分有限,其中最先进的武器就是在ASM-1基础上改进的ASM-2空舰导弹。为进一步提高作战效能,日本航空自卫队正在发展ASM-3型超音速空舰导弹。该型导弹采用冲压发动机,选用主动和被动雷达或红外成像末段制导方式,射程达200公里,在2010年前后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第七,积极引进空中加油机,提高机动和防空作战效能。日本航空自卫队在2005年前耗资1000亿日元,引进4架空中加油机;在2010年前装备至少8架空中加油机,可使作战飞机的航程增加一倍以上,明显增大了战机的作战半径。同时,日本航空自卫队还引进3架中程运输机,以提高远程机动作战和远洋攻防作战能力。

  第八,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提高导弹拦截效能。为了抵御周边国家的导弹袭击,日本防卫厅在2004年度预算中正式提出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目标,并修改作为日本防卫力量基本方针的“防御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建设计划,为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筹措资金。

  日本发展的导弹防御系统,是陆、海、空三个自卫队的联合协同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包括导弹预警系统、导弹拦截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三个部分。预警系统除包括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宙斯盾”舰载AN/SPY-1A型相控阵雷达外,E-767和E-2C预警机和地面超视距雷达以及未来发展的侦察监视卫星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导弹拦截系统,除海上自卫队的“宙斯盾”驱逐舰装备的“标枪”Ⅲ防空导弹外,航空自卫队的“爱国者”地空导弹将是导弹拦截的主力。

  为了完善导弹防御系统,除日美两国联合研制火箭发动机和导弹跟踪系统等项目外,日本方面主要从事以下两项发展工作:

  一是发展“爱国者”Ⅲ型地空导弹,提高导弹拦截效率。海湾战争经验表明,虽然“爱国者”Ⅱ型导弹具有一定的反导能力,但很不理想,拦截成功率不到20%。日本在2004年度拨款6.66亿美元向美国购买6套改进型“爱国者”Ⅲ型低空导弹系统,第一套系统部署在东京地区,以保卫首都。根据日美两国间的协议,日本于2008年前完成防御系统的初步运行,2011年完成6套导弹系统的全面部署。

  二是进一步完善防空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全面提高指挥通信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此前,日本陆、海、空三军的指挥控制系统各自为政,还没有连成一体,严重制约联合导弹防御能力的提高。为了增强导弹防御能力,日本决定合并陆、海、空自卫队的作战指挥系统。日本防卫厅已在2001年引进新一代中央指挥与控制系统,将陆、海、空自卫队的指挥系统进行联网。该系统由中央系统和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参谋部以及情报支援等5大系统组成,配备超大型、智能化计算机中枢系统,日本陆、海和空自卫队可实现情报共享。

  第九,打造联合“防卫数据通信网”,提高网络防护效能。自1998年日本三军联合“防卫数据通信网”正式启用后,日本开始建设全航空自卫队的指挥通信网,把航空总队作战指挥系统、支援集团指挥系统和补给本部指挥系统连为一体,进一步提高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指挥控制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为了保证指挥信息的畅通,日本航空自卫队还制定各种安全制度,加强网络防护能力。

  除了自有的航空基地外,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机场和美军的横田基地、嘉手纳基地以及遍布全日本列岛的大小200多个民用机场,均可在战时为航空自卫队提供后备支援。

  冲绳地区远离日本本土,所以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冲绳的常驻部队规模并不大,但是对冲绳地区的基地建设十分重视。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冲绳最主要的基地就是那霸机场,其最大容量为150架战斗机。此外,冲绳地区还有大量的备用机场和民用机场。尤其是在冲绳西南的先岛群岛,有下地岛机场、多良间岛机场、石垣机场、波照间岛机场、那国岛机场等多个机场。这些机场距离中国台湾岛只有150—400公里,距离中国东南沿海只有600—800公里,在战时是非常重要的前沿机场。

  位于茨城县东南方,有2700米的跑道,配置第七航空团和侦察航空队。第七航空团配备大约40架F-15J 鹰战斗机,2 个飞行队(305飞行队,204 飞行队),是东京防卫任务的实战部队。在接到命令后5分钟可实行紧急起飞,被称为“5 分待命”。

  是日本航空自卫队与美军共同使用的航空作战基地。有3000米的跑道。飞机的种类有支援战斗机F-2 、F-4EJ改中级教练机T-4 ,早期警戒机E-2C,运输直升机CH-47。

  位于北海道千岁市。部署的部队为第二航空団第201飞行队、第203飞行队、特别航空输送队第701飞行队、航空救难団、千岁救难队等。这个基地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主力机场。

  位于狭山丘陵的东北部,虽未部署飞行作战部队,却是人员最多的基地,4300军人分属16支部队,司令部也多,其中包括担任东京—阪神枢纽地区防空的中部航空方面队的司令部,其重要性当然不在线)小松基地。

  是日本海沿岸唯一的驻有战斗机部队的基地,主要担负这一带的空中警戒。跑道2700米×45米。

  位于九州岛北部,驻有作战飞行队第八航空团,装备F-15战斗机等。跑道2400米×45米。

  与名古屋机场共用一条跑道。最大的特色是负责掌管日本政府的专机,即日本的“空军一号”。

  我们认为,日本航空自卫队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远程机动和远洋攻防作战能力越来越强,已经成为日本谋求军事大国不可轻视的空中力量,亚太国家必须提高警惕。

  22.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武器装备已经超过英军。在数量方面,日本水面舰艇是英军的2倍,总吨位达33万吨,居世界第六位;主要水面作战舰艇吨位逾2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

  作为一个海岛国家,日本在发展海上兵力方面不遗余力。日本海上自卫队是日本自卫队的海上部分,成立于1954年7月1日。

  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拥有官兵约5万人,各型战舰162艘、总吨位40万吨,各式飞机350架(包括约100架P-3C反潜机),1个护卫舰队、1个航空集团、1个潜艇舰队、5个地方队。其中包括潜艇18艘,驱逐舰、护卫舰63艘,反潜巡逻机110架,反潜直升机100架。编成4支“八·八”舰队、两个潜艇队群和5个地方队。

  尽管数量并不惊人,却拥有现代化的驱逐舰、护卫舰58艘(18.1万吨)、潜艇16艘(3.7万吨)和扫、布雷舰艇35艘(2.4万吨)。尤其是配备了先进的“金刚”级驱逐舰和准航空母舰“大隅”级运输舰,大大加强了远洋综合作战能力。

  根据1996年—2000年的中期防卫计划,日本拨款500亿美元用于海军建设,其中建造包括8艘“村雨”级驱逐舰和5艘“亲潮”级潜艇再内的24艘舰艇,并添置和改进作战飞机。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成为一支兵种齐全、装备先进、具有较强反潜能力、远洋机动作战能力和扫雷能力的海军,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之一。

  日本著名军事评论家江烟谦介指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武器装备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远远超过英国海军。在数量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水面舰艇是英军的2倍,总吨位达33万吨,居世界第6位;主要水面作战舰艇吨位逾2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力为4支“八·八”舰队,每支舰队都由一艘直升机驱逐舰(载3架反潜直升机)、2艘导弹驱逐舰(含1艘“金刚”级驱逐舰)和5艘通用驱逐舰(各载1架反潜直升机)组成。“八·八”舰队的驱逐舰均系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建造的新型舰艇,排水量大,续航能力远;配备有最先进的反潜系统、防空系统,远洋作战能力非同小可。尤其是居于“八·八”舰队核心地位的“金刚”级导弹驱逐舰更是值得一提。“金刚”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7250吨,采用COGAG推进方式,最高航速30节。装备的“宙斯盾”系统一次可探测200个目标,并跟踪其中最具威胁的18个目标,同时引导3枚导弹攻击。舰上武器有:2座MK4I垂直发射系统、2座四联装RGM-84D“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1门127毫米舰炮、2座20毫米“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和2座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等,攻防能力可想而知。由于技术先进,“金刚”级驱逐舰造价十分昂贵,高达12亿美元。

  除了“金刚”级舰外,日本海军的“朝雾”级、“村雨”级驱逐舰,“潮”级潜艇,P-3C反潜巡逻机等均属亚洲最先进的海军装备,高新技术含量相当高。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了3艘号称“20世纪最高级战舰”的“宙斯盾”护卫舰,该舰基础排水量7250吨。“宙斯盾”系统内安装的是由电脑控制的多功能雷达,阵面上排列有类似昆虫复眼的辐射源,具备同时处理100多个目标的作战能力。还配备可装90枚防空、反潜导弹的MK-41垂直发射装置,以每秒钟发射一枚的惊人速度,对付来自空中和水下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建设,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武器装备在世界上处于前列,其特点是高技术化、大型化、导弹化。现装备的4艘“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驱逐舰;99架P-3C反潜巡逻机和50架SH-60J舰载反潜直升机都属于高性能作战飞机;潜艇也在向大型化发展,2500吨级的潜艇几乎占一半。舰艇大型化,大大提高了舰艇的战斗能力。无论水面舰艇、潜艇,还是岸基和舰基反潜飞机或直升机,均装备作用距离远、精度高、威力大的导弹和火箭。日本还大力发展航母与核武器。“大隅”级大型运输舰的建造始于1996-2000年度的5年计划之初,日本防卫当局虽宣称此舰是运输舰,但其实是以建造大型运输舰的名义泛亚电竞,建造既可用于运输部队和作战装备,又在必要时可搭载舰载机的大型舰艇。

  这是日本打破建造舰母禁区的深度尝试,也是日本迈向制造航空母舰的重要一步。如果应用英国制造的专用改装设备器材,该舰在48小时之内就可以改装成轻型航空母舰。该舰飞行甲板长130米,宽23米,排水量为8900吨,装有先进的作战指挥与控制系统,既可搭载直升机,也可搭载垂直起降机,完全可以作为轻型航母使用。日本准备先建造4艘这样的“运输舰”,待取得经验后,再建造排水量达1.5万吨的“运输舰”。

  由于吸收了太平洋战争的经验,日本海上自卫队非常重视反潜与扫雷,训练也集中在这两项上。反潜与扫雷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长处。弱点则是上述武器面对空中武力显得脆弱,必须依赖航空自卫队,而航空自卫队的主要任务是防卫日本岛屿。

  由于日本不能拥有军队,因此并不配备战舰、航空母舰和核子动力潜艇。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要任务是防卫日本领海,但近年来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涉足国际事务的程度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这种类似于向海外派兵的行动引起极大的争议。

  我们认为,日本的“远洋作战”和向海外派兵已经违反了相关的国际条约。日本主动介入中国周边领海和领土争议,向世界扩张日本的军事存在,谋取更多的利益的野心暴露无遗。中国及其他亚太国家不能漠然置之。

  日本的间谍卫星更值得世界注意。2011年12月12日10时21分(北京时间9时21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三菱重工从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了H2A火箭,该火箭搭载有日本政府的情报收集卫星“雷达三号”。该卫星的开发研制以及发射费用约为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8亿元)。

  这次发射的“雷达三号”卫星是日本开发的专门从事收集安保信息的情报收集卫星,事实上也是一颗“间谍侦察卫星”。日本《朝日新闻》报道,“雷达三号”卫星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七颗情报收集卫星。

  该卫星可在夜间以及极端天气下通过电波清楚地拍摄到地面,还可清晰地识别地面直径1米大小的物体。日本还计划在2012年发射另一颗情报收集卫星“雷达四号”,进一步完善“全球情报收集网络”。

  日本《产经新闻》认为,日本此次发射的“雷达三号”卫星主要用于对设施的“监视”。自1998年朝鲜试射导弹后,日本开始研发情报收集卫星,并于2003年起利用H-2运载火箭发射首颗情报收集卫星。日本政府计划建成由至少两颗雷达卫星和两颗光学卫星组成的全球情报处理系统,以保证“在任何条件下每天可以对地球上任何地点至少侦察1次”。

  日本的间谍卫星分为两种,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雷达侦察卫星。目前,日本已将这两类间谍卫星同时投入使用。2003年至今,日本已相继发射包括“光学一号”、光学二号”、“光学三号”以及“雷达一号”等6颗间谍卫星。加上“雷达三号”以及2012年即将升空的“雷达四号”,届时日本将构建独立的间谍卫星体系,8颗间谍卫星最终将达到可全天候监视朝鲜和中国的效果。

  日本曾对国际社会反复保证,日本太空技术非军事化,但如今日本早已背弃了这项承诺。日本舆论批评说,日本独立发展间谍卫星体系多此一举,劳民伤财。然而日本政府却认为,日本有必要具备全球高密度卫星侦察能力。亚洲各国也曾多次对日本发展大规模间谍卫星体系提出强烈批评,认为日本的举动会对东亚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24.日本插手南海问题,企图通过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建立一个有关“南海主权”问题和保障航行安全自由的协调机构,瓦解中国在南海地区的主导地位。

  日本毫不掩饰的插手南海问题,最直接的动机是想在争端上牵制中国。亚太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看上去是孤立的,但实际上相互牵连,一个国家与另外一个国家的领土争端扩大化,往往成为第三方的“机会”。日本千方百计插手南海问题,就是想以此牵引中国在上的动向。日本随声附和美国大讲南海航行自由,也是向外界显示日本仍是一个在东南亚有力量的大国,同时借南海矛盾突出的时机争取在亚太地区享有更大的发言权。

  日本外相和首相先后访问东南亚国家,提出构建多边框架解决南海争议的主张,牵制中国的倾向性非常明显。2011年10月11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三国,提出加强南海安全合作等内容。

  2011年11月18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抵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了日本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以海洋安保为主要议题,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巴厘岛宣言》。这一宣言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基线,强调了“自由航行和航行安全”、“遵守国际法”的具体要求。野田佳彦还会晤了菲律宾、印度和越南领导人。

  这一举动引起了日媒的极大兴趣,它们纷纷发表评论,称宣言将矛头“直接瞄准中国”,日本与东盟国家将在海洋安保问题上“与中国对立”,联合建立“对中包围网”。

  野田佳彦计划敦促其他亚洲国家领导人“进一步关注海上安全”,从而“以微妙的方式挑战中国”。野田佳彦的姿态虽然不太可能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但会凸显日本在一个曾经高度提防其军事角色的地区扩大与邻国安全关系的动作。

  数十年来,日本一直处于美国的安全保护之中,与周边国家几乎完全隔离。近年来,日本开始逐渐扩大与邻国的联系,其中包括越南和菲律宾等在二战期间曾被日本侵略和占领过的国家。2010年9月中日撞船事件发生后,日本增进与美国及亚太国家合作的举措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2011年10月27日—11月4日,日美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在日本九州、冲绳附近海域举行,来自两国的约50艘舰艇和130架飞机参演。美国海军的“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也参加了演习。“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向媒体公开了训练的内容,就是假想日本受到武力攻击时,FA-18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起飞和降落的情况如何。美国海军第五航母战斗群司令表示,这次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日本的防卫能力。

  我们认为,日美的一系列军事和外交动作主要是针对中国,从东海到南海,多点牵引中国的注意力,使这一地区性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给中国添堵。中国周边的领海和领土争议应该由直接相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的共识之一。域外国家应该尊重和支持域内国家通过当事国协商谈判解决南海争议的努力,多做有利于这一地区和平稳定的事。将地区问题国际化,对中日没有好处,特别是日本不会从中得到任何好处。

  25.日本不会放弃对美国和俄罗斯的报复,也不会放弃侵略中国的战略图谋,只是现在还没有可与美、中、俄抗衡的军事力量。

  日本侵华战争最终以惨败告结束,美国的两颗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日美结下了深仇大恨,日本迟早会报复美国。俄罗斯军队在对日作战中也起了关键作用,并且日俄长期存在领土争端,也结下了难解的仇恨,日本迟早会报复俄罗斯。日本侵略中国、占领中国、的跨世纪图谋不会变,必定会伺机发动对中国的军事行动。如果有隙可乘,或军事实力超过美、中、俄,日本就会立即发动对美、中、俄的军事进攻。

  2011年11月2日,日本防卫相一川保夫与到访的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达成协议,决定两国于2012年举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日本领导人将这一举动称为“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但日媒普遍认为,日印加强联合防卫,主要是因为中国海洋活动日益频繁。日印之间的海上航路包括南海,因此两国加强联合训练,也是为了牵制中国。

  日本的军事动作日益增多,除决定与印度进行海上联合军演外,还于11月12日同南韩举行联合军演。这是日韩自1999年启动联合军演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2011年11月12日—1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与韩国海军在对马海峡北部海域进行联合救援演习。这次演习规模空前,日本方面参加人员超过400人,韩国方面出动500人的训练舰队参加演习。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由于中国近年来的动向导致日韩周边“发生不测事态的可能性日益增大”,所以日韩才举行联合军演。

  日本《经济新闻》宣称,迄今为止,日美印三国达成过海上进行共同训练的框架协议,但日印两国之间还没有这种协议。这次日印两国涉及的海上交通安全包括南海,共同训练也含牵制中国的目的。

  这次战略对话还决定日印防长今后隔年进行互访,印度防长表示2012年将邀请日本防卫相访印。日本《产经新闻》披露,日印就中国在南海不断扩大权益的行为交换了意见,日本表示在这一问题上,希望强化与印度的防卫合作。

  日本《每日新闻》评论说,面对中国海洋活动的活跃化,日印认识到确保海上通路安全的重要性,并达成一致的协议。

  2011年11月3日,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发表长篇分析文章称,印度和日本加强合作是当然之举,即便没有中国崛起的因素,这两个亚洲大国也肯定会走到一起——亚洲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肯定会加强军事合作,而最大亮点就是启动日本海上自卫队与印度海军的首次联合演习。

  日本防卫大学的一位教授表示,自2004年开始每年一度的日印战略对话以来,这次的对话成果“最丰富”,联手牵制中国的目标也“最明确”。但是,究竟会有多大效果还很难说。多年来,印度希望成为海洋强国,也早已拥有了航母,但印度的经济扯了海军发展的后腿。日本如果不是在经济上真心的支持印度,就不会有真正的日印军事合作。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今天,已经很难再拿出更多的经济实力去援助印度了。这种地域经济学决定了日印牵制中国的战略不是简单就可以实现的。

  印度媒体对印日联合海上军演也很关注。印度亚洲通讯社报道,印度防长安东尼在日本高调呼吁为维护国际水域自由通行加强合作。

  海上航行自由的问题,因一艘印度军舰此前在南海接到中国无线电警告而大受关注,而日本则在东海与中国存在主权争议。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称,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态度日趋强硬,加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整体影响力下滑,让东京和新德里集中起注意力。日本和印度的安全合作建立在广泛的地缘经济共同利益基础之上,日本肯定印度在地区海域发挥的作用。

  我们认为,美日联合对亚太地区的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美日印联合使这种行动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强,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和持久发展构成了挑战。亚太国家不能因为注重眼前利益而引火烧身。

  26.日本右翼势力宣称:中国航母对日领土完整构成严重威胁。美日与中国军事冲突不可避免,发生冲突的“主战场”很可能是日本近海,日本应“行使作为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日本海、陆、空自卫队参加的联合反登陆演习,以中国为假想敌。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图谋昭然若揭。

  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2011年12月6日)刊文称,正如新婚夫妇需要新房一样,一个大国的崛起也需要首艘航母的伴随。中国首艘航母进行了海试,中国人实现了长期以来的航母梦。尽管中国在实现海军变革,改善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拥有航母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2011年8月10日5时40分,中国的首艘航母离开薄雾笼罩的大连港,开始在渤海与黄海北部海域进行海试。这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航母下水在中国国内激发了民众的爱国自豪感。罗援少将认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拥有一样东西的效果与没有它的效果完全不同。”

  在外国战略家们极力鼓吹“航母时代开始终结”时,中国鼓足勇气发展航母。中国的首艘航母在进行了六年的改装之后开始了海试,但这次海试仅持续了四天。当1998年从乌克兰手中购买这艘航母时,它还没有完工;即使在完成之后,它也只具备有限的军事用途,将主要用于帮助掌握基本的舰载机作战流程,以及进行有限的军事力量投送等。

  然而,航母海试是中国军事建设新阶段的开始。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中国必须不断推进军事建设。2010年底,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上将去世了;他生前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海军先建成“绿水”海军,并最终建成“蓝水”海军。中国的“蓝水海军”,虽然不能进行全球军力投送,但可以覆盖整个亚太地区。一再表示,他不是中国的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但他所提出的“近海防御”战略基本上与马汉对美国海军战略的分析(控制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巴拿马和夏威夷)相似。实现“近海防御”战略的关键就是航母,他在1987年曾说:“看不到中国航母下水,我死不瞑目。”

  亚太地区与关注亚洲的美国战略圈子正在就中国发展航母的影响进行激烈争论。2011年4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罗伯特·威拉德表示,他并不担心中国首艘航母的海试,也不认为该航母能对美国造成威胁。他说:“根据我们从太平洋地区伙伴和盟友那里得到的反馈,我认为它将会极大改变该地区对亚太局势的认识。”澳大利亚傅列文准将表示,“未来10年内,中国的航母将会是地区稳定的最大威胁。”

  日本前防卫厅情报部长久间太田也认为:“中国首艘航母进行海试,标志着中国海军理论的重大改变;航母将会使北京具备强大的能力与灵活性,这艘航母可能会对日本的领土完整构成严重威胁。中国航母加强了它的战术能力,也可能会使中国变得更加强硬,这会让本地区的各个国家感到担忧。”

  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中国的航母项目竟然花费了如此长的时间。此前,中国战略圈内的人士已经对航母进行了数十年的讨论。

  日本右翼势力习惯于对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妄加评论和猜测,不断宣称“中国将对日本发起战争”。2011年12月5日,日本右翼媒体撰文称,在“二战”中大败的日本至今仍缺乏安保意识,美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将不可避免,日本应“行使其作为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日本《产经新闻》声称,美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大,所谓“和平”仅仅是“战争与战争之间的空歇期”。近年来,围绕东海主权问题,中日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不祥事件”,今后中日在各自领土主张上的分歧将很有可能加速。在“大东亚战争”中失败的日本对于安保的思考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愚昧的和平宪法”使日本国民的生活状况缺乏现实意味,也让日本在思想观念上的怠慢略显愚昧。

  该文援引美国兰德研究所报告对中日发生武力冲突的背景进行分析称,中国国内对于日本的愤怒和怨恨依然存在。中方认为,日本一系列“无神经”的言行导致中日关系出现反复;中日在东海主权问题以及专属经济区(EEZ)划定问题上出现明显分歧。这都是中日发生冲突潜在的原因。

  文章还以日本是“被害者”自居,宣称中国是“加害者”,认为一旦中日发生战事,美国可以为日本提供支援,日本“有理由与中国进行直接对抗”。这是美国“一直希望看到的场面”。届时,美军将以保卫日本领土以及自卫队据点为由,重新夺回在东亚地区的制海和制空权,为此“美国和日本或许不得不对中国发起战略目标据点攻击”。

  《产经新闻》还援引美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INSS)报告称,中国起初一直希望美方认可其“亚太地区海域非军事支配行为”,但中美双方出现决裂,中国或将对美发动“先行攻击”。一旦取得“先发制人”,中国此后将转为防御。而美方认为,届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将成为“白纸”,“付出的牺牲过大”。

  美报告还称,中美如果发生军事冲突,对于美方而言将无疑是“继越南战争以来最大的危机”。中日军事冲突暂且不谈,但作为美国同盟国的日本届时将对美提供全面支援。倘若美日同盟出现瓦解,中美两国发生冲突的“主战场”将很有可能是日本近海。

  《产经新闻》继而鼓吹日本应提高所谓的“安保意识”,并渲染“”,诬蔑“中国并非热爱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公正和信义不值得信赖”。日本作为主权国家,必须保证日本国民的生存安全,提高自身的安保意识。

  我们认为,美国在日本驻军,意味着日本是美国的半殖民地,并不是主权独立国家,所谓“主权国家”不过是自我安慰。日本人总臆想中日爆发战争,美国会支援日本,说明日本国民既没有安全感,又缺失自信。谁都知道,美国是一个不守信用的国家,美国的行动准则是美国利益第一,一旦美国不能获利或利益受损就会抽身走人。所以美国佬是不可靠的,仰仗美国对付中国是不靠谱的。亚太地区因美日的媾合不再是安全地带,而是充满了非正常变数。日本侵吞中国领土的图谋不会改变,中国必须做好应对预案。

  (七)印度推行“东进战略”,持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伙伴关系,推动“战略防中”, 处心积虑地插手南海,企图使南海问题扩大化、复杂化和国际化,并打算建立公路连接东南亚,与亚太地区的国家共同对抗北京。近年来,印度的军事行动呈现加速增进态势。

  印度竟然欲以新型洲际导弹威慑中国。近年来,随着实力不断增加,印度又开始显露出卑劣的奴性和。印度深恐中国过于强大威胁其利益,屡屡对中国暗下黑手,妄图利用各种手段打乱中国发展布局,阻绝中国崛起和复兴。同时,因中国的影响力在印度之上,印度颇为不悦。然而,印度在数百年的发展史上,深受英国殖民之害,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长期处于龟缩状态,就像印度种姓制度最低层的首陀罗。印度自独立以来,国力稍有增进,就多次以武力挑衅中国。现在印度迫不及待地与美国联合挑衅中国,叫嚣要占领西藏,打进北京。可是印度的综合国力仍与中国相差甚远,便在与中国对抗时经常采取各种卑劣手段。印度总理辛格在东盟峰会上大肆鼓吹“”,并以此为基调与东南亚国家勾结起来共同对抗中国。印度还计划修筑印度通往东南亚的公路,图谋彻底在南部封锁中国,为印度深入南海腹地打造战略交通平台,并以此为纽带加强与东南亚的联系,合谋共同掣肘中国崛起,从而打乱中国的发展步骤,牵制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印度全面对抗中国做准备。

  我们认为,印度的举动虽然是明摆的自不量力,但已经对中国构成挑战。如果印度真的与东南亚诸国结为联盟,将对中国形成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印度与东南亚国家修筑陆路交通线,将会阻断中国以东南亚为出海口的对外贸易通路。印度的举动太阴险了。

  27.印度确立了“冷启动”作战理论,超前勾画“国防科技愿景2050”发展蓝图,又急切地出台了扩军计划,打造世界上最贵的坦克。印度陆军还举行规模最大的陆上军事演习。

  印度坚持把成为“印度洋地区的主要支配力量”,并最终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作为基本国策。

  随着中国战略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战略投射力量的增强,印方在中印边境的军事部署形成的战略优势已逐渐被动摇。印度向中印边境己侧大规模增兵和部署进攻型战略武器,都是为了夺取边境军事部署的优势,为在未来解决边界问题时增加筹码。在美国的忽悠下,印度有可能于某一时刻侵略中国,当美国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实际上是被利用者。

  2004年,印军确立了“冷启动”作战理论,要求印军像电脑冷启动一样,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迅速完成部队集结和部署,并在第一时间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使印军具备同时打赢印巴、印中两场局部战争的能力。印度现役的山地打击部队正积极遵循该理论进行施训。

  印军方曾多次表示,为了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印国防部必须改变防务重点,变“主要针对巴基斯坦”军事部署为“中巴并重”的防务方针。印国防部制定的《2012年至2027年综合远景规划》着重强调,要迅速升级印度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中印边境地区,以便在艰险的地形中部署更多部队并有效地进行作战。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已批准这份规划,同意在政策和经费上支持印军在2020年以前完成山地打击军的组建工作,并将其部署到中印边境东段地区。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主任、国防部长科学顾问萨拉斯瓦特博士表示,DRDO正在勾画“国防科技愿景2050”的发展蓝图,并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地缘政治、国家优先事项和国防政策等因素。

  DRDO将为推动基础研究和未来发展作出努力。该蓝图是未来发展的一部分,DRDO的智囊团G-FAST是这一倡议的发起方。

  在基础研究领域,DRDO将重点关注先进材料、传感器和传感器材料、纳米技术、高能量材料、高功率微波和激光等领域,并将对基础研究成果给予特殊奖励和表彰。

  DRDO将建立质量、可靠性与安全性委员会,旨在向生产机构进行技术转让,以填补在质量控制和可靠性方面的差距。

  萨拉斯瓦特还呼吁建立符合现实需求的武装部队,使DRDO能够妥善规划其项目要求。他引用“纳格”(NAG)反坦克导弹为例——该项目当前已完成,希望陆军能够尽快引入该型导弹。

  谈及阿琼坦克样车,萨拉斯瓦特表示该项目经历了10年的发展阶段、10年的评估与改进阶段。DRDO将贯彻落实针对时间与成本超支问题提出的发展战略。

  DRDO将继续研发1500马力坦克发动机、155毫米/52倍口径自行和牵引火炮,并推进网络安全措施的发展,目前位于班加罗尔、德里和海得拉巴的有关部门已经安装了网络安全软件与硬件设备。

  DRDO还将开展以航天为基础的监测、指挥和控制项目,以及低成本卫星研发项目。

  《印度时报》披露(2011年11月2日),印度国防部出台了一项扩军政策,计划在未来5年内大幅提高军事实力,新招募士兵9万多人,组建两个山地打击军和两个独立旅,兵力规模将扩大近7%;共计耗资6400亿卢比(约合130亿美元)。印度国防部已经将这项庞大的扩军计划递交财政部进行审核。

  印度国防部官员称,该计划整体着眼于应对中国威胁。大部分新组建的部队将部署在中印边境,其中两个独立旅将被部署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军还将加快中印边境地区的机场和道路等重要战略设施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作,其战略意图就是戒备和威慑中国。印媒普遍认为,该计划一旦付诸实施,将是印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扩张,也将是自1962年以来印军在中印边境最大规模的军事部署。

  2011年9月7日,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披露,印度推出新型坦克计划,打造世界上最昂贵的坦克。这一计划推出的“阿琼”MK2新型坦克价格高达每辆3.7亿卢比(约合802万美元),而俄罗斯的T-90S坦克才250万美元,即使美国2011年7月趁火打劫向埃及推销的M1A1坦克,每辆也不过695万美元。美国的M1A1主战坦克的国际价格通常为400万美元左右。

  印度现在小批量生产的“阿琼”MK1坦克即使采用超过60%的进口部件,单价也不过1.7亿卢比(约368万美元),还不到“阿琼”MK2的一半。

  “阿琼”MK2坦克是在现有“阿琼”MK1坦克的基础上增加了多达93项改进,包括13项大改,其中最重要的改进是可以利用坦克主炮发射反坦克导弹。印度军工企业希望军方能订购至少250辆。目前“阿琼”MK2坦克正在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沙漠中接受测试。

  印度防长安东尼表示,“阿琼”MK2坦克将于2015年由印度南部的阿瓦迪重型车辆厂开始批量生产。

  当初印度从俄罗斯进口647辆T-90S主战坦克,就是因为国产“阿琼”MK1价格昂贵,相比之下T-90S平均每辆造价仅250万美元。而且试用的结果表明,T-90S的性能也远高于“阿琼”MK1,因此印度计划获得俄罗斯的生产许可证再自行生产1000辆T-90S。而如今“阿琼”MK2单价竟涨到耸人听闻的802万美元,令印度军方难以接受。

  印度军方坚持推动国产坦克计划的态度引起国内不满。批评人士说,“阿琼”MK2的价格完全揭穿印度此前宣称该坦克将有90%的部件为国产,因此会更便宜的说法。

  《简氏防务周刊》嘲笑说,“阿琼”坦克计划是世界上耗时最长的坦克研制计划,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972年。按照国际惯例,从坦克研制到第一批坦克驶下生产线年时间。“阿琼”计划的拖延是因为技术上的好高骛远和零部件的选择不当。

  当“阿琼”坦克项目在遭遇难产时,巴基斯坦在中国的帮助下,稳扎稳打的从升级59式和69式坦克开始,如今已经掌握生产“哈利德”第三代坦克的能力。

  2011年12月2日,印度开始在位于印巴边界附近的北部地区拉贾斯坦邦举行代号为“苏达山沙克蒂”的军事演习。这次演习由总部位于博帕尔的印度陆军21军苏达山查克拉军指挥,使用陆军过去两三年来一直采用的以网络为中心的战术,旨在测试印度空中和地面力量之间的协作能力。

  这是印度陆军规模最大的一次陆上演习。参加演习的士兵约5万多人,包括作战坦克在内的500辆装甲车、空军的战斗机和作战直升机参演。

  除了T-72坦克之外,俄罗斯制造的T-90以及印度国产的“阿琼”坦克也参加了演习。

  12月5日,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视察由位于浦那的陆军南方司令部发起的这次演习。

  我们认为,印度在巴印边界和中印边界的军事动作明显增多,陆军的实力持续增长,使中巴感到了来自陆地的武力威胁。给这一地区装配安全阀,系上安全带,是中巴面临的重大问题。

  28.印度“以军强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不断修改作战理论。印度空军认为,国土防空作战理论已经过时,并提出一种新的作战理念——“战略性威慑防空”。印度大量增购先进的战斗机,不惜血本地维持空中优势。

  印度空军实行空防合一体制,主要担负空中进攻、空中机动和防空作战等任务。空军司令部是空军最高指挥机构,驻新德里。空军参谋长是空军最高指挥官。空军司令部下辖训练司令部(班加罗尔)、保养司令部(那格普尔)和东部(西隆)、中部〔阿拉哈巴德)、西部(巴兰)、西南(左德普尔)、南部(特里凡特琅)5个地区司令部。作战部队主要由飞行、导弹、雷达部队组成。联队为最大建制单位,分为飞行联队和导弹联队。联队下辖若干中队,中队为空军基本作战单位。

  1932年10月8日,印度皇家空军宣告成立,但受英国人控制。1942年进驻缅甸,配合英国皇家空军对日作战。1947年6月印巴分治,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从印度皇家空军中继承7个战斗机中队、1个运输机中队,接收飞机200余架。同年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印度空军担负紧急空运任务。战后,成立训练司令部和空军院校。1954年4月1日,印度正式从英国人手中接过空军指挥权,走上独立发展道路。1955年成立保养司令部。1962年中印边境作战期间,印度空军主要担负空运和救护任务。战后,印军开始大规模军备建设,空军得到较大发展,中队数量由36个增至45个,在武器装备建设方面,除引进国外飞机外,开始在国内仿制和自行研制战斗机。1965年9月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印度空军主要遂行支援地面作战任务。1971年11—12月,印度空军参加第三次印巴战争空中作战。战后,进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20世纪80年代进行全面换装,从苏联、英国、法国等国大量购进米格-29、“美洲虎”、“幻影”2000等先进战斗机,淘汰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改善空军力量结构。冷战结束后,印度空军突出“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的建军思想,引进苏-30MK、C-300等先进飞机和防空武器,对现役作战飞机进行现代化改造,自行研制作战飞机和空空、地空导弹,提高了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

  印度“导弹之父”、前总统卡拉姆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截了当地指出:“弱小并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必须强大。”目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印度“以军强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不断购买先进武器装备,修改作战理论。作为未来战场上的主力,针对宿敌巴基斯坦空军的“先发制人”战略,印度空军认为,国土防空作战理论已经过时,并提出一种新的作战理论——“战略性威慑防空”。

  “战略性威慑防空”就是指印度空军利用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的优势,在承受住敌军最初的攻击后,用现代化技术和高性能的远程飞机,通过空中加油,延长空中作战时间,对入侵之敌进行大纵深和远距离的反击作战,以求“后发制人”。

  印度空军认为,目前巴基斯坦空军已制定了“先发制人”的空战理论,谋求将印度空军的战机摧毁于“巢穴”,缩小其空军兵力的劣势。因此,印度空军必须承受住巴基斯坦空军的第一波“先发制人”的打击,然后对巴基斯坦进行毁灭性的反击,从而获取战争的胜利。在巴基斯坦空军举行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分2005”演习中,巴基斯坦空军就重点演练了“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所以,印度空军官员称,“战略性威慑防空”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强大的灾难性的远程战略反击能力给对手以震慑,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印度空军的“战略性威慑防空”理论指出,印度空军能否“后发制人”,关键是能否在巴基斯坦空军“先发制人”的打击中生存下来。因此,印度空军必须构筑完善的预警系统,尽早发现巴空军袭击征兆,以进行有效防护。印度空军与以色列签署合同,购买4架“费尔康”预警机,并自行研制3架预警机,使印度空军在2012年以前的预警机数达到7架,实现全天24小时的侦察监视和指挥作战,并打造印度空军的空中指挥中心。为了防止巴基斯坦空军的攻击,印度还加紧打造可用于防空的导弹防御系统,自行研制“天空”防空导弹。

  “战略性威慑防空”还强调,反击作战应把战场引向敌领空,以减少空战的附带损伤。为此,印度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协议,购买6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并选派飞行员和技术人员赴乌学习伊尔-78空中加油机的驾驶、空中加油及维护与保养技术。印度空军已装备4架空中加油机。印度空军官员称,经空中加油后,印度苏-30MKI战机的续航能力提高3倍以上,其他飞机也可在空中加油机的帮助下攻击7000公里范围内的任何目标。

  为了增强“战略性威慑防空”的效应,印度空军从俄罗斯租赁或购买图-22战略轰炸机,并将现有39个战斗中队扩编为55个,装备190架可执行核打击任务的苏-30MKI战斗机。如果印度空军装备图-22战略轰炸机,战略反击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印度空军的“战略性威慑防空”理论还认为,取得空间优势和信息优势是印度空军实施“战略性威慑防空”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印度空军新战略计划《空军2020年远景规划》强调,印度应利用其在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加快天基预警、侦察、通信力量建设,夺取制空天权,全面提升空军的纵深战略打击能力。

  为此,印度不断加大太空投入,分别参与俄罗斯和欧洲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研制各式卫星和太空武器。印度空军可能已经拥有以卫星为基础的军事侦察和监视系统。

  法新社报道(2011年10月28日),印度国防部花120亿美元购买战斗机,参加投标的两个公司是法国达索公司和欧洲战机联合公司。

  法国达索集团准备出售126架战斗机,其中包括还未被任何海外国家购买过的“飓风”战斗机。这是该公司近年来最大的订单。

  欧洲战斗机的制造商是欧洲航空防御与空间联合公司,由德国、西班牙、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和意大利卡尼卡集团组成。

  法国“飓风”战斗机和欧洲“台风”战斗机都被列在合约单上。这份合约规定,在2012年前向印度直接出售18架战斗机,并在印度建造另外108架飞机。

  作为新兴国家中最大的军事装备进口国,印度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这一投标项目,随后开始筛选竞标公司。

  据毕马威会计事务所估算,新德里将在2016年以前签订总价值1120亿美元的军事合同。

  2011年8月3日,俄罗斯米格飞机工业公司宣布,已向印度交付一批战机,用于装备印度航空母舰。

  据俄罗斯方面称,印度购买苏-30战斗机的生产许可证,并在2010年之前自行生产约100架苏-30MK战斗机,该合同的金额达10亿美元。此前,印度已向俄罗斯购买了40架苏-30战斗机,价值15—20亿美元,其中8架已于1997年交付使用。

  俄罗斯是印度主要武器供应国,印度的武器装备大约70%由俄罗斯提供。印度空军正在投入使用俄罗斯制造的苏-30MKI战斗机、米格-21和米格-27战斗机,从以色列购买的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和无人机以及各种直升机。

  印度空军兵力约13.3万人,占武装力量总兵力的10.7%。编有39个飞行联队,6个防空导弹联队、22个雷达中队。装备各型飞机1400架,其中作战飞机874架;地面防空部队装备SA-2、SA-3、SA-5、SA-6、SA-7、SA-8、SA-9、“罗兰”、“山猫”、“三叉戟”、“天空”等型地空导弹。

  我们认为,印度打造“战略性威慑防空”的空中力量计划已取得很大进展,尽管自主创新能力疲软,至今在自我研发和制造先进的飞机上未取得技术性突破,但大量购买发达国家的战机,在扩大军力上一掷千金,表现得急不可耐。中国可以容忍印度陆军的挑衅,但不能容忍印度空军的肆无忌惮。

  29.印度图谋成为“世界一级军事大国”,不断提高海军在三军中的地位,以图最终实现把印度洋变为“印度湖”的私愿。

  印度三面环海,拥有76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不仅所临海域辽阔,而且外围岛链远离本土,具备发展海军的有利条件。印度97%的国际贸易来自海上,保护其海上交通航线十分重要。印度海军负责保护印度的海上利益,保卫海岸线和所属岛屿的安全。

  印度防务专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没有攻不克的防线,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因此,印度海军摒弃近、中海的“消极防御”思想,积极主张“快速机动、协同作战”,“先敌进攻,争取主动”,并提出“要把战场放在远离国土的海域或空域”。印度海军的作战思想从“近海防御”调整为“远洋纵深防御”后,更注重提高“海洋控制和海上威慑”能力。

  为了集中力量发展进攻型的远海海军,印海军将近海防卫任务移交给印度海岸警卫队;在印南部地区的可城,印度海军新成立了南部海军司令部;在安达曼群岛的布莱尔港,印度海军修建了新的海军基地,并使之成为其进行远海进攻作战的可靠后方。印军设想,未来作战海军既可另辟海上战线,向敌国发起多线进攻,又可实施远海两栖作战和远洋反潜作战,以保持海上战场的优势。

  印度海军的前身是英国“印度皇家海军”。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时印度分得20余艘舰艇,6500名官兵,印度海军就是在此薄弱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到万人,主要舰艇140多艘。

  近年来,印度的军事力量获得膨胀式发展。印度海军航空兵已由14个中队增至19个中队,飞机由110架增至220架。

  未来印度海军航空兵的发展重点是:(1)继续改进现役航母舰载机,并加紧研制国产轻型固定翼飞机;(2)加强岸基航空兵的发展,确保1000公里作战区域的海军防御;(3)注重远程侦察航空兵的建设,确保其东至马六甲海峡,西至亚丁湾的远程侦察监控能力。

  在潜艇部队建设方面,印度海军计划在现有18艘常规潜艇的基础上再增加7艘,使潜艇总数达到25艘,其中包括1—2艘核潜艇。

  为了获取核潜艇建造技术,培养未来的核潜艇操纵人员,1988年1月,印度海军还从苏联租借了1艘核动力攻击潜艇“查克拉”号,后因苏联解体,致使该艇租期中止,并于1991年1月返回俄罗斯。后又向俄罗斯租借一艘“阿库拉”级核潜艇用于训练人员,在俄罗斯协助下,印度第一艘核潜艇已经服役。印度军方宣称,印度拥有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时代已经来临。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海军,一直是印度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海军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七、在印度洋具有优势的海上力量。印度海军的诸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明显提高,作战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印度政府制定的1995—2015年国防现代化目标是,近期成为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的“一等军事强国”,2015年进入“世界一级军事大国”。印度是目前亚洲两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印度还制定了新世纪的海军发展规划。印度政府对海军的基本要求是,“获得区域性海上强国的地位”。因此,印度海军的主战装备正在向大型化、导弹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按照新规划,印度将大力发展国防工业和造舰能力,将自行设计制造航空母舰、驱逐舰、护卫舰等一系列舰艇,研究设计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并大大提高了海军在三军中的地位及其预算在国防开支中的比率,以适应其控制印度洋战略的需要。

  印度的海洋战略明确提出,按照功能编成由远洋立体舰队组成的深海海军,保卫海岸线和港口的浅海海军,保卫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海洋资源的海岸警卫队等。印度海军不但要保卫印度漫长的海岸线、岛屿领土以及专属经济区,而且还要具有控制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印度洋战略要地的能力,并最终实现把印度洋变为“印度湖”的私愿。印度海军的主要作战思想,按照其战略需要分为“近海作战、两栖作战、远海作战”三个方面。其远海作战的基本思想是,以遏阻印度洋上大国海军的行动为基本任务,以反潜作战为基本形式,在广阔的印度洋水域中实施水下、海上、空中的立体打击。

  第一,舰船采购与改造。1993年末,印度政府宣布自行建造采用常规动力的航空母舰,以替代已有32年历史的“维克兰特”航空母舰(该航母已于1997年1月退役)。称作防空舰的新航母排水量为17000吨级,搭载12—15艘战斗机,造价约33亿美元,服役期暂定为2010年。

  3艘布拉马普特拉河级护卫舰中的第一艘服役日期,由于经费短缺和俄罗斯的零部件供应不稳定而推迟。计划将为该级别的护卫舰装备卡拉尔舰舰导弹和特里苏尔舰空导弹系统。

  1996年12月,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的拉姆塔分部获得一项价值1000万美元的合同,为印度海军建造2艘超级“德沃拉”MKⅡ高速巡逻艇。“德沃拉”用于海岸监视、搜索与救援,并装备小口径火炮和夜视系统。已在1998年交付。

  俄罗斯正在为印度改装原苏联制造的“基辅”级“戈尔什科夫元帅”号航空母舰,原定2008年交付,费用9.74亿美元;但交付日期一再延迟,费用增加至15亿美元。

  第二,潜艇采购与改造。1997年1月,印度政府签订一项价值150万美元的协议,追加采购2艘俄罗斯制造的“基洛”级柴油发电机潜艇,替代1999年前逐步淘汰的6艘F级潜艇。新型“基洛”潜艇加入正在服役的8艘“基洛”潜艇舰队。对8艘“基洛”级中的4艘进行了正常的中期大修。

  根据与德国HDW公司签订的价值1.4284亿美元合同的一部分,印度潜艇部队增加2艘209型级攻击潜艇。1997年在马扎冈船坞公司开始建造,并在2003年和2005年交付。

  印度防御研究与发展局继续研制国产的称为先进技术潜艇(ATV)的核潜艇。该潜艇以俄罗斯C级Ⅱ型核潜艇的设计为基础,可携带射程为1000公里的巡航导弹。集成和制造问题继续困扰核反应堆部件项目,这一项目费用达2.857亿美元。据印度海军称,制造作战核潜艇将耗费7.143亿美元。

  第三,海军航空部队采购与改进。1994年12月,用更先进的FA2改进型飞机更换海军海鹞FRS51飞机的计划宣告终止,取而代之的是在现有的鹞式飞机上加装先进的雷达和空空导弹系统。正在考虑的导弹包括玛特拉、Vympel R-77(北约编号为AA-12 “蝰蛇”)和拉法尔公司的超视距空空导弹系统。还安装多种用途雷达,备选的包括GEC-马可尼公司的“蓝雌狐”机载雷达和“埃尔塔”EL/M2032系统。但由于经费限制,海军被迫采用价格低的待选系统。海军型的轻型作战飞机在新世纪初开始服役。

  6架BN2A防御者海上巡逻机由布里顿·诺曼公司改造为BN2T设计结构。改造工作包括安装新的320轴马力的艾利逊250 B17C涡轮机、推进器、更大的翼尖油箱和座舱控制装置与仪表。该项目于1997年中期完成。1998年改进了另外5架防御者飞机。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制造的轻型直升机(ALH)的海军型样机于1996年1月进行首航。在执行反潜作战和部队运输任务时,该飞机取代了过时的猎豹直升机。ALH由2个1300轴马力的LHTEC T800发动机提供动力,可携带多种空对舰导弹。海军型ALH在2000年进入大批量生产。

  由于海鹰反舰导弹成功地集成到海军的8架图-142熊F飞机上,因而增强了印度海军的海上封锁能力。图-142飞机每架可携带2枚导弹,5架I1-38“五月”飞机每架也可携带相同数目的导弹。

  俄罗斯军工新闻网报道(2011年12月7日),印度海军司令部追加采购一批12架美国P-8I海上巡逻机,从而使该型飞机订购总数达到24架。

  印度亚洲新闻社披露,印度海军参谋长维尔马上将在宣布上述决定时指出,印度对2009年与美国波音公司签署的第一份8架P-8I巡逻机供应合同的履约进程感到满意。目前美国正在抓紧时间为印度生产首批8架P-8I巡逻机,其中首架已于2011年9月28日首飞成功,预计将在2013年1月完成所有试验、加装所有设备后交付印度海军使用。

  维尔马在接受《印度战略防御》杂志采访时表示,印度海军将在2012年底之前和美国波音公司签署第二份4架P-8I巡逻机供应合同。至于什么时间签署第三份12架P-8I巡逻机供应合同,现在还不清楚。印度采购美国巡逻机主要是为了保护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毕竟印度拥有长达7500公里的海岸线。现在使用的苏制巡逻机已经陈旧老化。

  印度海军采购的P-8I巡逻机是在美国海军P-8A巡逻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最大时速可达907公里,最大航程3700公里,最大巡逻速度为330公里/小时,主要武器是导弹、地雷和鱼雷,机舱内外共有11个挂架。

  第四,舰对舰导弹研发与服役。1994年7月,研制中的采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的潜艇发射攻击导弹Sagrika开始进行风洞试验。该导弹从1992年开始研制,射程为300公里(160海里),在2000年服役。

  “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最大巡航速度可以达到3000公里/小时,这意味着它只需要5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就可以抵达目标。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重约2.5吨,其它型号重约3吨或更重一些。已有多个国家对“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每枚导弹高达230万美元的价格使得大部分国家只能望而却步。

  印度海军对“基洛”级潜艇进行了一些改造,包括在耐压舱外建造“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专用发射装置等(可以容纳2枚甚至更多该型导弹)。

  印度海军现役人数约5.5万,其中包括7000名海军航空兵和1200名海军陆战队员。装备各种舰艇140余艘。

  海军航空部队由15个中队组成:1个战斗机/攻击机中队、4个海上侦察中队、1个反潜/巡逻中队、5个反潜直升机中队、1个搜索和救援直升机中队、1个联络中队、2个教练中队。约7000余人(含舰载海军航空兵2000人),装备37架作战飞机、72架武装直升机、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若干枚。

  印度海军由西部、东部和南部3个司令部组成。独立的潜艇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航空联队也划归海军编制。有东、西2支舰队(分别驻维沙卡帕特南和孟买)。另编有潜艇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南)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驻果阿)。3个海上突击大队(各包含若干快速反应部队)负责在敌人前线后方执行隐蔽的特殊作战任务。

  印度拥有3艘航空母舰:第一艘是“维拉特”号航母(原英国竞技神号航母),排水量为27800吨(满载),舰员编制为455人,航空联队146人;第二艘是“维克拉马蒂亚”号(原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在俄罗斯已完成90%改装),排水量为45400吨(满载),舰员编制为1200—1600人;第三艘是蓝天卫士号航母(印度第一艘国产航母,建造中),排水量为40000吨(满载),舰员编制为1200 —1500人,军官160人。

  我们认为,印度海军是太平洋—印度洋地区一支规模庞大的海上作战力量,在装备上可与中国海军抗衡。中国至少应该有3个或5个航母战斗群,在2020年或晚至2030年前发展为9—15个航母战斗群,如果世界格局持续恶化,中国应该拥有30个航母战斗群。最主要的是用军事思想和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博大的精神武装全体官兵。

  30.印度在巴印和中印边境己侧增加部署“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进行可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导弹试射,威慑巴基斯坦和中国。

  印军已经在相关地区部署了射程达300公里、可携载核弹头的超音速“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这也是印度首次部署针对中国的进攻性战略导弹。

  2011年9月25日,印度国防部宣称,当天下午2时28分,印度军方在东部奥里萨邦昌迪普尔综合试验场成功试射了一枚自主研制的新型“萨尤尔亚”地对地中程弹道导弹,其飞行总距离达700公里。

  这次试射的“萨尤尔亚”弹道导弹是能够进行水下平台潜射的K-15型导弹的陆上发射型版本,曾于2008年在昌迪普尔试验场进行试射。这种导弹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能,能够躲过敌方的雷达和卫星监控。

  “萨尤尔亚”弹道导弹全长10米,直径0.5米,重约6吨,可携带核弹头及常规弹头。

  印度导弹可覆盖中国的大部分地区。2011年11月30日,香港《亚洲哨兵报》网站报。

【返回列表页】

关于泛亚电竞

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隶属于中国正规电子竞技平台、五大联赛、世界杯、欧冠、亚冠、中超、NBA、CBA、综合体育等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有品牌影响力的体育直营品牌,成为体育品牌中的卓越地位。泛亚电竞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拥有多个体育开发交流平台,泛亚电竞有多个旗下自营品牌、一个体育开发研究中心和三个体育交流平台,年自营品牌能力达到1500销售额,产量居全球前列。目前自有168体育...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传真:+86-123-4567

Copyright © 2002-2023 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29399号 TOP

HTML地图 网站地图